揭秘!稳定币外衣下的传销新陷阱
发布: 2025-07-10 10:18:11 作者: 佚名 来源: 道道舆情

深圳金融办近日发布的一则风险提示公告,给火热的稳定币市场浇了一盆冷水。
公告明确指出:

“某些机构利用稳定币等新概念进行炒作,编造所谓的‘虚拟货币’‘虚拟资产’‘数字资产’等投资项目,公开虚假宣传并吸收公众资金,滋生非法集资、赌博、诈骗、传销、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。”
一个打着高科技旗号的数字游戏为何会跟传销扯上关系?
先来看概念。
稳定币是一种锚定真实资产的货币,通常与某种法币、商品或其他资产挂钩。
这种模式让人不禁想起1971年崩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。
当时1美元可以固定兑换0.888671克黄金,在1944年到1971年间,美元实际上就是锚定黄金的“稳定币”。
但这个曾经被大规模实验过的体系,最终因美国超发货币而破产。
如今的稳定币发行方玩的是更危险的游戏。
我们以一种与美元挂钩的虚拟货币——USDT为例,其宣称的“1:1美元储备”的概念,始终笼罩在透明度不足的阴影中,发行方Tether公司多次被曝储备金存在问题。
2022年,大洋彼岸另一种稳定币UST(当时市值全球排名第三的稳定币,仅次于USDT和USDC)的崩盘已经证明:
一旦市场信心动摇,数百亿市值可能在顷刻间灰飞烟灭。
更可怕的是,发行美元稳定币可以通过杠杆操作:
先用100万美元发行等值稳定币,再将收到的100万美元作为抵押继续发行。
通过这种“抵押循环”的魔术,理论上可以用100万美元本金“创造”出无限量的稳定币,这种杠杆游戏比布雷顿森林体系时候金本位时代更加疯狂。
另一个关键问题是,稳定币不给持有者支付利息,但美元放在银行却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存款利息。
发行方收到这些钱却不用支付利息给持有者,这笔收益就妥妥地进了自己的口袋。
是不是某种熟悉的配方?熟悉的味道?
事实上,近期有些非直销企业、资金盘将稳定币混合运作,实际上玩的就是“非法集资+传销”。
部分机构将稳定币包装成“金融创新产品”,通过层级分销、动态收益等典型传销手段吸引投资者。
与传统传销不同的是,这些平台给传销行为披上了“区块链”“Web3.0”等高科技外衣,更具迷惑性。
最后再给大家讲个故事:
狮子、老虎、狼和小白兔计划一起吃火锅。
狮子说负责带锅底,老虎说负责带小料,狼说负责带酒水。
小白兔问要带什么。狮子、老虎和狼齐声说:
“你什么都不用带,来了就好。”
但明眼人都知道,在某些饭局上,如果反复强调“不用带任何东西”,那么赴宴者很可能就是那道主菜。
这个市场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“火锅局”。
我从来不跟狮子一起吃火锅,你最好也是。
上一篇:下一篇: “新利众组织”涉嫌传销犯罪,一地公安...
今日新闻头条
我也说两句
已有评论 0 条 查看全部回复